当前位置:>社会关注>奇闻>正文

男子被骗几千元后“灵机一动” 如法炮制诈骗20余万

2017-06-14 14:17:09 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 点击:

分享到:

随着金融借贷需求日益旺盛,便捷的网络支付方式已成为人们转账和交易的首选,其安全性低、隐蔽性好的特性也被不法分子看中,并借此进行网络骗贷。近日,江苏省如皋市一名90后女子就栽了个大跟头,她为了通过网络贷款1万元,竟先后转账百余次,被对方骗走12万余元。5月17日,如皋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夏学东提起公诉。

家住如皋市磨头镇的石女士常年待业在家,闲来无事时,她就靠上网消磨时间。2016年10月的一天,她在某聊天软件兴趣部落一个“乐乐贷”平台里,忽然看到一个名叫“兴融贷款”的信贷公司,该公司称只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,无需抵押、担保就能借钱。因为没有工作,手头又正好缺钱,石女士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这家网站上留下的联系电话,未曾想到,电话那头自称是信贷业务员的男子当即就承诺可以帮其贷款,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,但他又称,因为是小额信贷公司,如果想与大银行合作,需要贷款人交纳几百元手续费。石女士心想,只要交几百元手续费,就能贷出一万元,这笔买卖很划算。于是,她根据该男子提供的支付宝账号进行了转账操作。

谁知,第一笔好处费仅仅只是个开始。接下来几天,该男信贷员便以工作流转为由,先后将该信贷业务转交给了其他同事,石女士的咨询电话也随之打到了王先生、刘小姐的办公电话上,而王先生、刘小姐也以好处费、手续费等为理由,让石女士往指定的微信、支付宝账户打款。石女士为尽快拿到这一万元贷款,便按照他们的指示,先后转账100余次,但对方仍未放贷。2016年12月,石女士的老公得知这一情况后,立即意识到妻子可能被骗了,于是带妻子前去报案。石女士告诉办案人员:“每次汇款金额只有几百元、几千元,是小钱,现在一看交易记录,转账总额竟然高达12万余元!”而这些钱大多是她向亲友所借,石女士坦言:“现在想想都后怕。”

“他就是利用我贪便宜的心理,才将我一步步骗上钩的!这些骗子真是精明!”在审查批捕阶段,作为受害人的石女士悔恨不已地说道。可谁知,石女士口中的精明骗子,即犯罪嫌疑人夏学东曾经也是被骗者。

据办案检察官介绍,27岁的夏学东家住内蒙古赤峰市,常年待业在家,在接受讯问时,他向办案人员说起了自己被骗的经历。也就是在一年前,夏学东没有抵制住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诱惑,被骗走了几千元。事后,他灵机一动,也萌发了骗人钱财的歹念,于是就如法炮制,走上了这条低成本、高利润的“生财之道”。

经查,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,夏学东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贷款信息,诱骗贷款人交纳手续费、好处费以谋取利益,受骗人高达十余人,诈骗总额达20余万元。

版权及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“洞察商机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洞察商机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洞察商机”。违反上述声明 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洞察商机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网站许可证号: 冀ICP备16022598号-1    |    Copyright 洞察商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